第24章 孔鲋:我悔不当初-《我公子扶苏,请始皇退位!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  太学里一派繁荣,远远超乎扶苏的所想。

      孔鲋这样的人,居然都能够在太学里长驻,实在是叫扶苏喜出望外。

      “朕久仰先生大名,素知先生秉性,深知先生不会侍奉权势。”

      孔鲋那叫一个意外,皇帝上来就说这样的话,是说他太爱摆谱了吗。

      一向在其他人面前都十分高傲的孔鲋听到这番话,却汗流浃背了。

      因为他总感觉秦二世意有所指。

      此前确实有不少朝中的元老、或者是贵族下请帖希望他可以去他们府上赴宴,他都一一拒绝。

      原本孔鲋不觉得这些有什么,直到之前发生了一件事,让他心里种下了一根刺。

      原来当初蒙武在世时,也想要请他过去。蒙氏一门,上下皆通儒之士,他们本就出自齐鲁之地,对孔夫子一贯敬仰。

      而今孔子后人孔鲋,不负众望,深藏文理,洞晓时世,气节高尚,在天下非常有名气。

      这就让蒙武老人家在病榻上时非常想要看看这个人,他过去身体好的时候,不会摆谱,直接就骑马去太学逛了。

      奈何身子骨到了最后,支持不了多久,于是乎就让自己的小儿子请这个孔鲋。

      结果孔鲋这个大老爷们居然拒绝了蒙毅。

      因为在孔鲋的心目中,蒙家在秦国的一切地位乃至是声誉,并不是靠着蒙氏族人自己挣来的。

      当初蒙武的父亲蒙骜当初背弃了齐国,奔赴了秦国,这就已然算不得是忠臣。

      结果蒙家在秦国立下不少战功,慢慢地竟然在朝中有了这样的声威。说别的也就罢了,秦始皇偏偏推崇这蒙氏兄弟,称呼他们兄弟两個为忠义。

      这就让孔鲋感到不合理。祖辈就是那样的投机倒把之人,后代们不过是尝到了投机倒把的果实,居然这就把自己身上二侍其主的罪名洗干净了,还给自己到饬来了——“忠义”的美名,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到可恨。

      孔鲋因为这件事,自然对蒙氏一族的人保持鄙夷的态度。

      那要说起来,过去一百年里,山东蒙氏和山东孔氏甚至都经常见面。

      也许秦国人自己都不知道蒙氏一族在秦国的辉煌荣耀源头,但是这齐国孔氏一族却对蒙氏了如指掌。

      所以孔鲋当初也就没有去。

      结果在这件事没多久后,蒙武死了。

      当时孔鲋听到这个消息,也心里颇为后悔,他觉得人家都要快要死了,派自己的亲儿子请自己过去,那是看得起自己。

      “自己怎么能自恃有些才德,所以对人家不理不睬呢。”

      “这不是显得自己太不近人情了吗?”

      但是孔鲋觉得,这件事拒绝了也就拒绝了,他倒也不想再去亲自登门吊唁,弄得自己虚情假意的。

      于是乎,这孔鲋就自己在家朝着蒙府做拜,倒了酒,表示对他老人家的歉意,还有送归之意。

      这件事他一直都放在心里,只有叔孙通晓得此事。

     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,让这孔鲋感到自己过去对大秦帝国文武官员成见太深了,他过去太傲慢了,盲目地相信乡人们的评价,认为秦朝的官员们一个个都可恨至极。

      原来蒙武病故之后,满朝文武都跑去为这个人吊唁,这太学里能去的人几乎都去了。

      没有去的人也在太学里怀念蒙武老人家,说他老人家是真正心系天下的人,不说别的,举荐尉缭这样的魏国大才,对于大秦帝国就已经是大功一件。

      在看到这样的情况后,这孔鲋就感到自己误会了蒙武老人家,还对外说蒙氏兄弟算不得忠义。

      结果人家蒙氏兄弟也没说自己什么,反倒是给了那些对蒙氏兄弟不爽的人一些攻击的话柄。他们经常用自己的话去诋毁蒙氏兄弟。

      除了蒙武的死让很多人去调研让孔鲋幡然悔悟,重新定义蒙氏一族的声誉以外。

      再就是孔鲋听到的关于蒙武死后咸阳市井百姓们对他的夸赞了。

      据说蒙武平日里经常教导他的孩子们,叫他们不要和其他庶人家的子弟们争抢功名爵位,能让的要让,能给的也都要大大方方的给。

      这就让知道了情况的孔鲋更加懊悔了。

      只有老天知道他之前有多不屑咸阳城里豪门显贵……
    第(1/3)页